星火干休所的軍休驛站內,老人們興緻勃勃地享受配餐服務。朱華 攝記者朱華
  “這個配送餐服務要得!我再也不用為請保姆發愁了!”肉餅蒸蛋、雲耳炒肉、清炒萵筍尖、蘿蔔燉排骨湯……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88歲的陳玉蘭娭毑連連說好。
  “民以食為先”,吃飯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卻成了一些老人的大難事。做一頓吃三餐,甚至一個饅頭當飯吃的現象時有發生。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探索解決困難老人的就餐問題,無疑也是長沙深化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課題。10日,在星火干休所內,由該所引進萬眾和社區服務有限公司打造的軍休驛站成立,專門為所內百餘名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務,頗受老人歡迎。
  這種居家養老服務形式在長沙還是第一家。
  A 軍休驛站
  比請保姆划算,八旬老人樂享送餐服務
  陳玉蘭老人有5個子女,但老人不願意去兒女家住,喜歡一人獨居。老人腿腳不好,住在5樓的她下次樓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為此老人請過保姆,但2000多元一月的工資加上和保姆口味不合,老人換了幾次保姆後乾脆自己做起了飯,一天做一頓飯,中午吃了晚上再吃。
  “10元到12元一餐,挺好的,不貴,比請保姆划算多了!不想下樓還可以送到家裡吃。”陳娭毑說自己再也不用為吃飯發愁了。
  “吃飯問題”包括買菜、洗菜、燒煮、洗刷餐具等工作,要一餐餐、一天天持續得到解決,對一個高齡、羸弱、病殘的老人來說,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這也難怪軍休驛站的開設得到老年人的青睞。
  據星火干休所所長朱湘玲介紹,所內100多位老人,平均年齡達到了80多歲,其中90%都是空巢老人。“吃飯,這個在一般人看來不是事情的事情,在這些老人這裡就成了個大問題。但我們作為管理機構,開設食堂不是專業範圍。”
  為此,朱湘玲找到“萬眾和”一拍即合,成立了軍休驛站,“通過借助社會優質力量,結合國家保障,為老人們引進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
  五成高齡老人選擇服務,滿意度比較高
  “我和老伴訂一份10元的和一份12元的,這樣我們兩個人可以吃到5種不同的菜。”80歲的唐爹爹和老伴吃完了第一餐,覺得很滿意,立刻預訂了第二天的飯菜。目前,該項服務需要在前一天下午3時前,由老人主動報餐,以方便“萬眾和”按量採購食材,保證新鮮品質。
  每天軍休驛站都會提供第二天的菜單,分為10元和12元兩類,每類各有3種搭配,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
  “辣椒還要少點。”“最好能提供筷子,勺子我還吃不慣。”“最好能單份打菜。”朱湘玲仔細收集了老人們的意見,“眾口難調,但我們會不斷完善,儘量做到讓老人都滿意,總的說來,今天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
  “針對老人營養需求,我們設計了科學的菜單,此外口味更清淡、口感上更軟爛。”“萬眾和”養老產業部經理李美華表示,儘管該公司在長沙已經運營7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但開展這種配送餐服務還是第一次,今後將逐步擴大配送餐服務的範圍,讓更多有需要的老人享受此服務。
  10日軍休驛站開張當天,第一餐有30多位老人就餐,當天預訂第二天餐的老人則達到50多人,占到了所里老人數的一半。到昨天發稿時止,來軍休驛站享受送餐服務的老人,每天都穩定在五十人左右。李美華分析,沒有來預訂送餐的老人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老人有自理能力,想自己動手做飯,還有一種是家中請有保姆或做飯的鐘點工。這說明,星火干休所里對於送餐服務有迫切需要的老人,大部分都成為了萬眾和的服務對象。
  B 為民食堂
  社區老人參與度不高,工作人員四處“化緣”
  為老人解決吃飯問題,朱湘玲不是第一個想到的人。
  去年長沙首個社區居家養老配餐中心——雨花區圭塘街道大塘社區的為民食堂成立,但運營不久,就遭遇了運營艱難的難題。這是為何?為老人配送餐到底是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
  “是好事也是難事。”大塘社區主任厙見玲快人快語,“開銷大,收入少,確實快扛不下去了。”
  一心想為百姓做點實在事的她,看到社區里老人眾多,而年輕人大多在外工作,中午無法返回為老人做飯,為解決這部分老人的午餐問題,她創辦了為民食堂。然而現實擊破了滿腔熱情,每個月高達5000多元的水電氣、菜、糧油、廚師等開銷,與三四百元的收入形成了強烈對比。
  “後來請不起大廚了,我們社區工作人員輪流當起廚子,搞了好幾個月。”厙見玲說,社區任務繁重,社區工作人員實在忙不過來,於是她只好四處“化緣”,“這不,我們花了一千元請了社區一位阿姨主廚,區里上月給我特批了5萬元運轉資金,加上社區聯點單位市國資委免費贊助糧油,總算可以維持下來,但明年怎麼搞,還不知道。”
  目前,為民食堂每天約20名老人就餐,這相對社區400多號老人來說,比例偏低,“社區是個破產企業所在地,我們對9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80歲以上85折,也就是8.5元一餐,但還是有很多老人捨不得。”
  “剛開始辦的時候,媒體一宣傳,好多其他區縣的老人打來電話,要求我們送餐甚至想轉戶口過來,但我們肯定不能送到東塘那些地方去。”厙見玲說,這說明市場是存在的,老人對這塊的需求是很大的,“我一定要想方設法辦下去。”
  C 送餐困境
  老年人消費觀念與需求成矛盾
  目前全國各地也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配餐服務,有社區(村)承辦老人食堂,社區(村)老年人協會負責管理的食堂模式;也有快餐店協議模式 ;還有個人包乾等靈活機動的送餐服務。
  根據記者對大塘社區和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採訪調查,推進老年人送餐服務基本上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觀念問題。很多老人都節儉,不願意來機構購買就餐。菜價已經非常便宜,還是有不少老人捨不得拿錢上食堂就餐,寧肯自己在家裡有一頓沒一頓的過日子,這導致消費群體遠遠不夠。”湖南康樂年華養老服務連鎖機構董事長袁雲犁從事並研究養老服務多年,“很多老人希望最好是五六元一餐,但實際上這點錢只夠用餐的菜、米、油等成本費,而人工、水電、煤氣,還有食堂的設備折舊等都沒有算。因此這部分錢就得有人來解決,天長日久不是辦法。”
  袁雲犁認為老人配送餐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專門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闢食堂很難運營,水電氣、工資成本很高,“一般行動不便的老人有需求,我們會幫助他們在外面餐館訂餐,或者由政府提供購買服務讓人上門幫助做飯,或者請志願者幫忙。”
  “誰來辦食堂,誰來當食堂工作人員?”這也是在開展老年人送餐服務中問得最多的兩個問題。辦食堂本不是社區、村幹部必須完成的工作,如果承擔了這一工作,不但增加了許多工作量,而且因為涉及經濟問題,難免多了矛盾。食堂工作人員報酬也非常低,從事該項工作的人還要有奉獻精神。
  厙見玲說,目前她正在尋找一個“熱心、大公無私、有能力”的人組建公益機構來運營為民食堂。
  D 市場前景
  長沙將創新養老服務供給方式,
  市場蛋糕會越來越大
  並不是所有配送餐服務都面臨經營困境。
  “在河北廊坊我們已經成功運作兩年多。”李美華介紹,萬眾和自2012年開始在北方分公司就建有老年人配餐中心,在各社區設有營養餐桌,每天中心送餐員將老年人營養套餐送到社區,由社區工作人員派送或者老人就近在社區享受配餐服務。此次是根據之前的就餐工作經驗和老年朋友們的反映,在長沙總部設立配餐中心,解決長沙老年人就餐問題。而軍休驛站取得開門紅,無疑將促使萬眾和加快在長沙開發養老配送餐市場的步伐。
  “我們是企業,要生存要發展,除了提供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還要想方設法打開市場,找到自己的目標人群。”李美華認為這是他們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下一步他們將仿照北方分公司的成功模式,在長沙尋求有較大老人群體的社區進行合作,統計社區的需求人群,由萬眾和統一配送用餐到社區,而由社區解決最後派送或者老人集中用餐的問題。如果在長沙確定若干個合作社區,總部配餐中心就能形成規模效應,老人配送餐服務也就真正具有了經濟價值;企業能夠實現贏利,為老人提供優質服務就具有可持續性。
  而針對為民食堂的困境,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史鐵爾教授就指出,社區事務繁雜、經費有限,很難長期堅持這一專業化程度極高的工作,需要專業化的民間機構來運營,政府也應該加大支持。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負責人呂明表示,長沙已經獲批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其中試點的主要任務就包括了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完善養老服務發展政策,強化城市養老服務設施佈局,創新養老服務供給方式,培育產業集群等。目前,相關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文件正在加緊制定中,據透露,每個街道都將建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並全部要求配廚房、餐廳,為老人解決就餐問題。
  “由社區來運營這種配餐機構確實很難,除了熱情還要精力、能力和人力。而像軍休驛站委托企業來做,等於將風險轉嫁了,讓專業人做專業的事情,也不錯。此外,兩個地方的老人收入水平、消費習慣也不同,這也是兩者市場資源決定的。”但呂明表示,軍休驛站這種模式值得嘗試,“隨著社會發展和新老年群體的產生,這塊市場蛋糕會越來越大,歡迎更多社會力量加入養老服務產業。”
  權威調查
  老人對社會服務需求將持續增加
  2013年長沙65歲及以上人口達76.65萬人
  “六普”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9.03%
  2011年長沙老年人空巢率已近48%
  2011年長沙全市有空巢老人50萬
  2030年我國老年人空巢率可能達90%
  統計調查表明,2013年,長沙65歲及以上人口76.65萬人,比2010年的63.53萬人增加13.12萬人,三年之內65歲及以上人口增長20.7%,老齡人口高齡化現象明顯。從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看,長沙市人口老齡化在進一步加速,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重為9.03%,比“五普”提高1.2個百分點。長沙目前已有人口中每年進入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小於每年滿60周歲退出勞動年齡人口數量。
  而據《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生存狀況追蹤調查》,2006年中國城市老年人家庭中,空巢老年人家庭比例為49.7%,其中老人獨居的空巢家庭占8.3%,夫妻戶占41.4%。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可能達到90%。
  在長沙市雨花區2007年針對空巢老人的一份調查中,“雨花區老年人管理系統”當時登記有18152名空巢老人,占全區老年人口的37%,空巢老人中半自理需要他人照料的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合計為25%。而到2011年,長沙市老齡委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百餘萬老年人隊伍中,空巢率已近48%,全市有50萬空巢老人。
  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不斷增多,尤其是其中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的數量增加,勢必帶來巨大的社會服務需求。對於有志於此的服務企業而言,這既是社會責任,也是市場機遇。相比於投入成本更高、床位難求、消費價格較高的機構養老而言,老人配送餐服務是一個成本相對較低、更容易實現的品種。  (原標題:老人配送餐市場: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v28fvbcz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