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月17日,小小分子褐藻糖膠曾和小俊在廣西貴港。■1月19日,小曾在貴州國道上留影。
  ■本版統籌:劉子瑜■新快報記室內裝潢者 黃雪萍
  那些少年“二手Manitowoc騎士”
  對於鐘情遠方的人來說,人生的確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路上的意義可能室內設計是為了回家,也可能僅僅是為了出發這一狀態。
  在國內的騎行隊伍中,少年騎行隊不少,他們有的從東莞騎車去北京,有的14歲便跟著父親一塊穿過318公路的川藏線。教負債整合育專家介紹這種“徒步遠行教學”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磨練,更重要的在於回歸心理的突破。
  6名少年,從東莞騎行到北京
  2010年7月,一個名叫“無敵風火狼”的少年騎行隊從東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出發,歷時25天,行程2740多公里,一路騎到北京奧林匹克中心“鳥巢”。
  在這個團體的6名少年成員中,最小的才8歲,最大的12歲,還有一名10歲的女孩。同行的還有5名成年人,有的是陪孩子騎行,也有的是開車跟隨做安全保障的,他們每天凌晨3點半起床,一天只睡5小時,有時候還要高溫下曝曬,終於安全到達目的地。有家長表示參加活動是“想增加孩子的經歷,讓他們在長大之後,有值得他們回憶的東西”。
  更多的家長對孩子的遠距離騎行不放心,由於團隊規定孩子不能隨便打電話,因此該團隊每日都會有騎行的網絡直播帖。
  16歲少年,從梅州騎行到北京
  陳嘉維,出生於1995年,16歲那年,沒有騎行經驗的他騎著山地車獨自一人出發,歷時36天、跨越9省(市)、行程逾3000公里,歷盡艱辛於2011年8月20日晚上9時到達北京天安門廣場。後來,他又完成從梅州騎行到西藏的旅程,他將旅途所見所聞和對人生的思考記錄下來並出版《單車少年,走你》一書。“乘飛機、坐車去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只能算是看風景,騎自行車邊走 邊看才更有感覺。”陳嘉維說。
  父子同行,14天穿越川藏線
  兒子在前騎車、父親駕車跟在身後,就這樣,兩人以一定的速度保持著距離,從成都到拉薩。父子用了14天時間,兒子每天騎行40多公里,全程下來騎了500多公里路穿越了川藏線。
  這一切的背後,只因父親想為孩子進行“濃縮教育”。由於工作原因,父親陪伴兒子的時間並不多,14歲的兒子平日里更愛抱著漫畫書、PSP游戲機和電腦游戲,雖然有178CM的身高,但總是鬆鬆垮垮,沒有精神的樣子。
  父親於是親自設計了這條自駕線路,沿著上海到西藏樟木口岸的318國道騎行,中間一段路程自駕,再從成都依次經過康定、理塘、巴塘、左貢、波密、林芝、拉薩到達納木錯,這一段為兒子獨自騎行。
  平日里兒子每天只騎10分鐘上學,但是在此次騎行結束後,父子的關係卻發生了微妙變化,父親發現,兒子比以前更加懂事,樂於助人,面對困難比以前更會堅持。在返程途中,兒子更是要求獨自一人坐了三天的火車從拉薩回到北京。
  對話
  最後500公里,堅持!
  車爆胎、掉鏈子、漫長無盡頭的上坡路……只要在路上,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就像騎上坡一樣,如果不面對它,那就要白費功夫,從頭再來。在距離家鄉瀘州還有500公里的時候,小俊的自行車前輪軸意外地壞了。
  “貴州境內山很陡,路上很多大坡,剎車用得太猛,前輪軸壞了。”小俊說。晚飯後,兩個年輕人推著前輪軸壞了的自行車跑到小鎮上,卻找不到專業修車的師傅。最後,小俊決定終止騎行的路,在都勻坐車回家。小曾開始一個人面對回家的最後500公里的路程。
  新快報:騎行回家,路上風景不錯吧?
  小曾:到廣西後,風景很好,有很多稻田。路上·看見很多騎車玩的人,還有很多騎摩托車回家過年的老鄉。
  新快報:騎行中最困難的地方在哪?
  小曾:上坡,尤其是很長的坡,在貴州那段,過了一個坡還有一個坡,很辛苦,但是上坡過後下坡很爽。
  新快報:騎行這麼久感覺如何,累不累?
  小曾:沒有很累,感覺都很好。貴州那裡下雪了,手會有點冷。
  新快報:一個人騎行最怕遇見的情況是什麼?
  小曾:沒人說話吧,會有一點悶,所以我決定把白天騎行的時間提前兩個小時休息,儘早到達鎮上。還有就是害怕車子出問題,貴州這邊全是山路,上下坡很陡,上坡好長,如果我的車壞了的話,那我可能也只能坐車回去了。
  新快報:小俊走後你有沒有也想放棄坐車回家算了?
  小曾:有一點點,但是想著我已經騎了1000多公里,這時候放棄的話太不值了。只要在走,距離就會更近點,要不然前面的路就白走了。我都已經出來了,堅持吧!  (原標題:與父輩不一樣,他們選擇騎單車回家過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v28fvbcz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